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每到中秋佳節,家家戶戶少不了一顆「柚子」擺上桌。不過,大家口中常說的「柚子」,其實大多指的是 文旦。那麼,文旦和柚子到底有什麼不同呢?其實,柚子是大家族,文旦則是柚子裡的一個優質品種。
為什麼文旦要放一陣子才好吃呢?
剛採收的文旦外表碩大圓潤,果皮帶有清新的柑橘香氣,但若是立刻剝來吃,常常會覺得果肉比較澀、酸,甚至帶點苦味。這時候,長輩總會提醒一句:「文旦要辭水或消水才會變甜!」
那麼,所謂的「辭水、消水」到底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文旦需要靜置一段時間才會達到最佳風味呢?這篇文章帶你了解文旦的小知識。
「辭水」是一種傳統的說法,指的是文旦在採收後,靜置數天至兩週,讓果皮和果肉的水分逐漸平衡,酸澀感慢慢消退的過程。
因此,辭水的文旦不僅更甜、更香,還能讓果肉達到最佳口感。
一般來說,文旦需要靜置 7–14 天左右才會達到最佳狀態。不同產區、不同品種略有差異,但大多在中秋前買到的文旦,最好等到中秋節當週或之後再吃,味道才會最迷人。
如果文旦已經從「硬梆梆的青綠」變成「帶黃的柔和」樣貌,基本上就是可以享用的最佳時機。
文旦是一種「愈放愈好吃」的水果,最好的方式是放在陰涼通風處,不必冰。一般家庭可以放在陽台或廚房通風處,避免陽光直射即可。
如果想延長保存時間,可以在辭水完成後放入冰箱冷藏。建議使用報紙或透氣袋包裹,避免水分過快流失。冷藏大約可延長 2–3 週風味。
除了直接吃,辭水完成的文旦還可以:
可以,但口感會比較酸澀,建議至少放7天以上更佳。
會的。一般常溫2–3週內是最佳賞味期,超過一個月可能果肉會乾癟。
文旦是柚子的其中一個品種,特色是果形較小、果肉細緻多汁、甜度高,是台灣中秋最受歡迎的柚子品種。
文旦之所以成為中秋必備水果,不只是因為「柚子」諧音「佑子」有吉祥寓意,更因為它獨特的「辭水」小知識,讓這顆水果能在節慶期間達到最佳風味。下次買文旦時,不妨耐心等上一週,等它完成「消水」後再品嚐,你會發現文旦的甜美滋味與柚香,比立刻剝來吃更加令人驚艷。
中秋佳節,記得和家人一起剝開一顆辭水後的文旦,用最自然的甜味,陪伴最團圓的時刻。